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大道至简

有动有止,动止有度,动于青萍之末,止于高山之癫。此为最高境界也!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补气四君子  

2011-12-25 16:39:41|  分类: 健康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若要问,补气最基本的方子是什么,莫过于“四君子汤”,本方出自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,是宋政府编成并颁行的中国第一部成药制剂手册,是从当时记载的数万方子中选出了经临床长期观察,行之有效的700余方子,四君子汤是其中的一方:

组成:人参、白术、茯苓、炙甘草。人参 白术 茯苓 甘草 补气四君子

功效:益气补中、健脾养胃。

主治:脾胃气虚。

证见:面色恍白,语音低微,气短乏力,食少便溏,舌淡苔白,脉虚弱。

“君子”古泛指德才兼备之人,本方之所以成为“四君子汤”,《张氏医通》作者张璐认为:“气虚者,补之以甘,参、朮、苓、草,甘温益胃,有健运之功,具冲和之德,故为君子”。

清代名医王晋三在其所著《绛雪园古方选注》中说:“汤以君子名,功专健脾和胃,以受水谷之精气,而输布于四脏,一如君子有成人之德也。”

方中四味药物皆平和之品,不偏不盛,不热不燥,补而不峻,益而无害,以治疗脾胃气虚为主,而脾胃位居中焦,古语有“君子致中和”之说,故名“四君子汤”。

 

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补气四君子 - 凯旋 - 凯旋的博客 

脾胃是后天之本,气血生化之源,脾胃虚弱,纳谷与运化无力,如此则气血生化不足,所以会出现面色恍白,语音低微,气短乏力等症。纳谷与运化无力还会导致湿浊内生,出现食欲减少,大便溏泄。舌淡苔白,脉象虚弱均是脾胃气血的征象。正如《医方考》所说:“夫面色恍白,则望之而知其气虚矣;言语轻微,则闻之而知其气虚矣;四肢无力,则问之而知其气虚矣;脉来虚弱,则切之而知其气虚矣。如是则宜补气。”通过望、闻、问、切确定为气虚后,治疗上就要补益中焦脾胃之气,以恢复脾胃运化和收纳的作用。方中的人参甘温益气、健脾养胃,为君药;白术苦温,健脾燥湿,加强益气,帮助运化,是臣药;茯苓甘淡,健脾渗湿,为佐药;茯苓和白术合用,健脾祛湿的力量更强;炙甘草甘温,益气和中,调和诸药,为使药,君、臣、佐、使四药配伍,共奏益气健脾功效,是补气的基本方。

关于服用方法,原书是这样记载的:“人参(去芦)、甘草(炙)、 茯苓(去皮)、白术各等分。上为细末。每服二钱,水一盏,煎至七分,通口服,不拘时,入盐少许,白汤点亦得。”本方可以“不拘时”服用,即不必拘泥于时间,所以对于现代人来说用此方代茶饮最为方便,推荐人参9g,白术9g,茯苓9g,炙甘草6g,共33g,一分为二,早晚当茶泡饮。

本方加陈皮,则为“异功散”,除了补气健脾,还能行气化滞,适用于脾胃气虚兼气滞证;

本方加陈皮、半夏,则为“六君子汤”,功兼和胃燥湿,适用于脾胃气虚兼有痰湿证;

六君子汤再加木香、砂仁,则为“香砂六君子汤”,能益气和胃,行气化痰,适用于脾胃气虚,痰阻气滞证,现代常用的中成药“香砂六君丸”即是此方;

使用本方期间饮食宜清淡,忌酒及辛辣、生冷、油腻食物。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3062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